新视界丨摄影天团这样拍梅州的“客风汉韵”
“四点钟起床,客风汉韵想拍日出,新视但因大雨没拍着。界丨九游出门看见围龙屋周边的摄影稻田和树木,郁郁葱葱的天团。”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样拍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黄陶住在谈及《生态围屋》这张照片创作时,梅州不禁感叹:“围龙屋群建筑让我惊叹不已,客风汉韵客家人的新视团结好客、民俗风情的界丨九游源远流长,让人印象深刻。摄影”
生态围屋 黄陶住(东莞)
近日,天团梅州市2023东亚文化之都·“发现梅州文旅一线城市之美”全国摄影大展和《印象兴宁——老屋神韵》摄影大赛受到各界关注,样拍来自汕头、梅州广州、客风汉韵东莞、清远省内各地和闽赣的摄影名家齐聚客都,分批先后前往梅州各县(市、区),深入城乡取景拍摄,进行实地采风创作。活动中,摄影家们用镜头捕捉梅州美丽乡村的光影,挖掘定格客家民居建筑的美,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瞬间。
天空之镜 陈斌(东莞)
时值盛夏,梅州高温多雨。但在外地摄影家眼中:“恰万物蓬勃,雨后梅州,更具风情。”远处,南台山“天然卧佛”被云雾萦绕,以群山作床,其头、额、鼻、唇、颈、胸仍清晰可见。如此安详宁静的卧佛和云海,深深打动了来自各地的摄影家们,他们纷纷感慨“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正好出‘大片’”,继而架起各自的“长枪短炮”,趁着停雨间歇,抢拍下一张又一张梅州生态“大片”。
平远县南台山的卧佛和云海,深深吸引了各地摄影家。(姚访平 摄)
从西到东,另一支摄影家“小分队”则漫步在大埔县泰安楼,在石方楼和广东汉剧中感受梅州的历史与文化。雨后悠扬的广东汉剧演出,吸引了摄影家和游人驻足,为这座客家“历史人文博物馆”增添更多生趣。泰安楼内设有客家服饰、节庆活动用具展区,特别是难得一见的广东汉剧演出服装,吸引摄影家们纷纷按下快门。
摄影家在大埔县泰安楼前拍摄创作。(管金花 摄)
距泰安楼100多公里外的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里,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花灯楼依然游人如织。摄影家们既把镜头对准花灯博物馆内的各式花灯,也对准了碧波荡漾、绿树鲜花环绕的凤栖湖。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的花灯楼前,摄影家顶着烈日拍摄。(刘小明 摄)
“这次活动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梅州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让大家拍得不亦乐乎,摄影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比盛夏37℃气温还要高,汗流浃背、衣衫湿透都顾不上,只想拍到好图。”黄陶住说。
夕照五指石 李崇真(广州)
摄影发现美,传播美。“通过来梅采风创作交流活动,摄影家们对客侨文化、客家民俗和客家民居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利于梅州更好地展示全域旅游成果,打造文化名城,展现世界客都魅力。” 梅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明表示。(梁松春)
一线天 简江航(广州)
编辑:罗欢欢 古静芸(审核)
审核:练海林
- ·“梁王”组合救济署名球衣,这场义拍义卖慈善会为病童筹患上超90万元善款
- ·市领导实地督导荷城第六中学建设及运营情况
- ·周日特刊丨从3.9万元到350万元——看桥圩镇新华村集体经济4年间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 ·我市“青春号”公交车正式开通
- ·享受书海中的宁静时光
- ·快讯丨我市“青春号”公交车正式开通
- ·2023年全区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 ·以种带养 以养促种 延伸种养结合“绿色链”
- ·周日特刊丨从3.9万元到350万元——看桥圩镇新华村集体经济4年间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 ·贵港北港码头获评为全国三星级“绿色港口”码头
- ·我市新文艺群体促进会成立
-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快讯丨市人民检察院送法进校园
- ·市领导实地督导荷城第六中学建设及运营情况
- ·邕城“好戏连台” 王晰音乐会、谭维维领衔主演音乐剧《绽放》轮番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