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改造场馆、科技赋能建设场馆……“绿色”十五运会这样办
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场馆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绿色“光储超充、低碳车网互动”一体化……2025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改造j9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将会是一届“绿色”全运会。这是场馆场馆今日(4月11日)下午举行的十五运会新闻发布会释放的重要信号。
因地制宜实施绿色低碳改造
在发布会上,科技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了广东赛区的建设体育场馆建设情况。崔剑介绍,运会样办目前已明确承接十五运会竞体项目的绿色场馆78个,按照节俭办赛的低碳原则,90%以上的改造场馆是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维修改造的。
“改造后,场馆场馆我们很有信心把天河体育馆打造成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科技”崔剑透露,建设j9目前已公布了6项技术文件,运会样办明确了场馆改造建设的绿色相关要求。同时,将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场馆实施绿色低碳改造,如广东奥体中心体育馆将在改造中新增遮阳水平挑檐防晒,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植入绿化藤蔓植物,形成绿色环廊,更加节能环保。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造,将综合运用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措施。
科技赋能智慧场馆建设
“通过技术的运用,可以看到老场馆焕发新活力。”崔剑表示,广东省体育局将积极推动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科技赋能智慧场馆建设,也将在十五运会上得以实践。
崔剑透露,目前方案在制定中,也有一些正在实施,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场等部分场馆将部署“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希望打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应用场景。
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
赛后如何用好这些比赛场馆、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筹备赛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崔剑介绍,一是要通过功能升级,更好地服务赛事、服务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二是要在改造后,有条件可以承担或吸引更多国际单项赛事、全国高水平赛事,以提高场馆利用率,把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事业推向更高水平;三是将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以促进场馆的多元业态开发,使之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文婷
- ·中国代表呼吁各方积极参与国际人道法倡议
- ·重要通知!今晚,油价下调!
- ·市医保中心提醒:及时关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注资信息变动
- ·力争综合产值达400亿元!《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印发
- ·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商务部:将采取反制措施
- ·梅州客家筝艺术团获评“广东汉乐传承发展先进单位”
- ·星级“粤菜师傅”认定来了!梅州2023年度一二三星级“粤菜师傅” 认定评选启动
- ·魅力梅州丨让“客家蓝衫”潮起来,这届年轻人是会玩的!
- ·强化改革担当作为 谋深抓实重点工作
- ·梅州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绿化,要做好这“十个一”!
- ·新年“开门红”!梅州综保区迎来价值2000万设备通关入区
- ·过年送“福”!挥春送福惠职工群众系列活动首场活动举办
- ·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
- ·好戏连台!广东汉剧“周五有戏”惠民演出如期上演
- ·过年送“福”!挥春送福惠职工群众系列活动首场活动举办
- ·元旦、春节节假将至!梅州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